【中国音乐产业发展论坛】议题一:在新时代如何释放音乐创作活力,增强民族自信
时间:2017.12.12 浏览:222017-12-12 东郊记忆
中国音乐产业发展论坛
会议时间:2017年11月27(下午)
会议地点:东郊记忆音乐公园(演艺中心)
议题一
在新时代如何
释放音乐创作活力,增强民族自信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副院长
议题主持人
赵志安
首先感谢组委会第二次邀请我来到成都参加今天的论坛。今天下午的主题是在新时代如何释放音乐创作活力,增强民族自信心。首先新时代概念,我们也知道在“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理论,可以说中国由咱们的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强国,我们的音乐产业在这么一个时代的背景下,也是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前不久在我们传媒大学举办的第四届音乐产业高峰论坛上面,由我们传媒大学项目组和其他专家撰写的《2017年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可以看出数字科技创新业态,新的业态都成为促进音乐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可以说音乐产业发展在这个新时代已经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今天我们讲的这个话题就是激活音乐创作活力,这个来讲其实也带来很多的问题要思考,比如说什么样的激励机制、版权保护的问题,包括产业链各环节利润的分配,甚至高品质内容的评价、审美性,及娱乐这一块引导和适应消费者关系的处理等等;另外一个话题就是我们讲的增强民族自信心,可以说“十九大”报告里面一个最大的亮点是在原来提出了一个文化自信,中国音乐里我们的传统音乐和少数民族的音乐,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也是中国音乐文化当中一个璀璨的明珠,如何在今天释放它的光彩,为音乐产业发展的发展贡献它的力量,今天我们邀请的各位嘉宾涉及到音乐产业从创作、表演、制作、出版、经济推广……整个产业链的都有,下面请各位嘉宾就这个话题,结合他们自己的工作来聊一聊。
♩ ♫ ♪ ♬
内蒙古电影集团副总经理
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臧志君
我很高兴在这里发表自己的意见,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上午听了很多业内专家和企业者讲话、讲音乐产业的事情,很受教育,很受鼓舞。我是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的总编辑,民族音乐作品,这也是我们主要的一个业务模块。我想我们第一个就是要抓源头、第二个要抓内容、第三个要抓原创,这是我们的一个理念。今天的命题是新时代如何释放音乐创作活力,增强民族自信?这个话题我准备用四句话,一个就是我们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是要有形式,还要有内容,更要接地气,年轻人喜欢传统文化,让大家获得对美好生活的满足,好的音乐作品之所以能够传得开、留得住,就是作者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感悟融入作品之中,不是这样的话,你的作品是不会感染人的。好的作品是思想性跟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要求艺术工作者一定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实现社会价值。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当代艺术工作者应该从文化立场、价值取向和服务意识这三个方面认真地思考,端正创作思想,在艺术创造内容和实际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真正把社会主义新时代融入艺术创作,陶冶心灵、提升境界、振奋精神等等这些方面引领群众焕发出奋发向上的精神追求,从而实现艺术工作者自身的社会价值。上午邹总讲作品是非常重要的,原创是我们的根本,所以我一直做民族的,而且是最基础的,我做了中国蒙古族基于长调、短调系列的民族文化都做起来了,这个我们这一下子投了四千多万。
音乐传播的局面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有了巨大的转变,当今音乐的传播方式已经由传统的CD、广播影视的传播形势,转为网络终端的下载了,这种途径扩大了人们对音乐的选择,给人们带来了聆听和欣赏的便利,人们可以自由自在在网上抒发音乐带来的直接体验和感觉,网络使艺术走进家家户户,或者是亿万人民的手中,在这方面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大量的科技因素进入了音乐行业,科技音乐的融合让相对传统的音乐行业更加便捷、更加时尚了,并成为一个大的趋势,音乐产业化发展蓬勃向上繁荣兴盛了。音乐行业的产业链很长,我们知道从创作、生产、存储,到版权、渠道、平台、线上、线下这些基础环节,一直到到文化、商业、跨界等环节,这些年来受到科技的改造,所以说文化从事者有敏锐的时代意识,发挥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作用,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第三点要注重优秀文化的传播与落地,中国音乐博大精深,自成一体,带有独特的中国传统气息,我们应该自豪地对待中国的音乐文化,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这个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不仅是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的滋养,也为人类的文明提供了独特的奉献,不仅铸就了历史辉煌,而且还闪烁着时代的光芒。但要有包容的心态,吸收西方优秀的文化,因为我们很多音乐的技术来源于西方。第四鼓励民族创新出版,我们近年来着力于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现在包括大量的草原歌曲唱片的制作,也是在为弘扬民族文化作出贡献。所以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发觉和传承,鼓励民族音乐产业创新发展在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上的发展,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讲的概念是对坚持“双百方针”,坚持“二为方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创造出不愧于人民,不愧于这个时代的精神之作。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广大文化工作者不辜负时代的召唤,不辜负时代期待,坚持传承创新,为人民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新品。我们说音乐与什么结合,音乐要与旅游结合、音乐与文创产品结合、音乐与网络、我们的线上线下、我们的商业模式都要进行一个完美的结合,所以音乐产业的发展就说明了一个,就是说我们与时代结合,与现代的科技进步结合,与现代的经济社会发展结合。
主持人赵志安:
谢谢。我觉得臧老师来是比较特殊的,因为中国的民族音乐构造,除了传统的汉族音乐以外,像蒙古族、维吾尔族和藏族,包括西南的少数民族。应该说在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这个领域可以有双重的角色。在“十九大”以来,包括最近咱们提出了“一带一路”,包括鼓励文化创新这一块,臧总你们结合这一块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措施和思路?
臧志君:
我们提出要做源头,我们要创新,什么样的创新?在民族文化方面,就是要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创新。上午邹总讲了要拿作品说话,这是一个。另外我们做音乐产业,怎么样把产业做大,这就是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内容,要通过我们现在时尚的这些音乐消费手段来进行一个结合。当然,我们现在说作为政策来讲,我们新媒体的市场更大了,将成为内蒙古最大的音乐平台,其他我们也要做平台,内容为王,渠道很重要,平台也很重要,但是最根本内容是最重要的,积累大量的内容今后不怕没有渠道和平台,这是我的一个观点。
♩ ♫ ♪ ♬
广东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广州太平洋园区总经理
刘钦隆
我就没有那么多的理论,我们公司是跟改革开放一起诞生的,从我们做唱片近40年,我们大概有二十年辉煌的日子,也过了十几年不辉煌的日子。为什么说这个?我们要首先理清产业源头上游在哪里?我们认为很可能是我们词曲作家,我们广大的艺术家。大家不用回避的话题是十几二十年来我们留下和传下经典的作品确实不多,我在这里想呼吁的就我们行业,我们音乐的行业,我们音乐的受众要维护我们词曲作家的尊严和给他们营造一个生存的环境,我觉得这个非常的重要,如果要创造更多更好作品的话,我们要把这个环境的源头理清了,我觉得这个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现在对源头我们这几年确实是影响比较大,因为我是跟很多老的词曲作家、跟我们太平洋包老师保持着非常好的关系,包括老一辈的艺术家保持非常良好的沟通,有时候跟他们聊天很辛酸。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台湾著名的作家刘家昌老师的讲话,他一辈子做2500首歌,大家最熟悉的《我的中国心》《一帘幽梦》等等,他说这么一句话,“你们广播电视,你们的艺人他唱我的歌,能不能给我说一声,我不一定要钱,能不能尊重我一下?”这一句话对做音乐的人是很震撼的。有的歌手在日本演了一场,他说“我在台湾可以买一套很大的房子”。
所以在今天怎么样繁荣创作,首先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其实我们现在很多种青年的词曲作家,也帮我们写了非常多的歌,我们一直做原创。我体会很深的是我们这一次做一个建军90周年的五百首歌,其中一半是“十八大”以来的新的歌曲,我跟他们交流的时候,他们说你免费用,我就免费授权给你,其实我们的艺术家是非常高尚的,但是他确实需要尊重他,得到人们的尊重。有些我们可能反映说很多词曲作者不写歌了,给企业写歌了,其实迫于无奈,他迫于生存,所以给企业写歌,赚点生存的费用。所以我觉得这个可能说的比较消极一些,但是确实我们从事这么多年唱片,我觉得这个体会是蛮深的。再一个是我们现在各种传媒机构也好,包括意见领袖也好,有一位老艺术家说,“我写了这么多的歌,出来唱的都是大腕,大腕是得出很多钱才可以唱歌!”所以这个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还有一个是唱片公司,有非常强的创作团队,为什么过的如此不好?我们看现在或者是过去音乐最繁荣的时候,包括现在在欧美市场看,真正做出好产品,培养出好艺人的一定是唱片公司,因为他能力沉下心来精心打磨一首歌,不是想象用键盘就可以做一首好歌曲在网络上传播,即使火了,过一段时间也记不住是谁唱的。所以唱片是一个核心,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都不要忽略唱片公司,下来要繁荣也好,要发展也好,我觉得对唱片公司,唱片行业也要一个尊重和支持。
再一个是内容,我觉得我们很早很早提内容为王,这句话永远不会错的。太平洋一直坚持原创经典、精品,尽管最困难的时候我们熬过来了,我们跑过来的,我们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当你有达到一定资源作为筹码,当你有一定的资源,而且你善于用自我维权,那么我觉得唱片公司只要坚持不懈的去做内容,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唱片公司。今天上午我们平台的一些老总也在说,在讨论这个问题,跟国外我们现在整个状况来看唱片公司是可以跟平台叫价的,所以作为唱片人,我们还是静下心来,尽管我们现在做了很多的音乐传播的不是很好,但是我觉得最有一天一定会活起来,一定会让我们的音乐产业繁荣起来。谢谢大家。
主持人赵志安:
其实太平洋唱片公司也是在我们国家音乐产业领域有他特殊的地位,因为最早就是在咱们中国流行音乐发端的时候,也是引领了行业的发展。另外一方面有很多的传播音乐的积累。问一下刘总,这两块的话,公司具体来讲对这一部分有没有一些思路,或者是一些项目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的?
刘钦隆:
因为太平洋基本上是40年,我们在不断地做,尤其是音乐这一块我们这几年除了为老唱片进行抢救、整理以外,我们最近也是做了一个,从广东这一块越剧我们省里面在做,还有潮州音乐、客家山歌等等,我们已经在做一个系统,接下来民族音乐、地方音乐我们会下大力气去做,而且结合目前唱片市场我们现在的受众是一种高端化的受众,所以我们也是引进了一条全新的德国生产线正式投产了,所以我们也会推出一大批唱片给我们广大的消费者。
♩ ♫ ♪ ♬
波兰克拉科夫国立音乐学院教授
波兰肖邦文化交流基金会秘书长
张威
大家好,首先感谢有这次机会到国内,到成都来参加此次会议,作为波兰的肖邦基金会来这里交流一些看法,时间不是很多,我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下我的意见。我感觉什么是音乐?就是说好多人说音乐是什么,娱乐是什么,但是我想说音乐是人类想寻找一个新的,其实是一个新的声音、一个新的东西、一个过程,音乐就是寻找新的声音开始的,最早在一万两千年前,在非洲,在某一个部落乐器是怎样产生的,最早的乐器是人很简单的敲腿,或者是击掌,这就是最早的乐器。人类和动物很大的一个区别就是动物是可以模仿的,但是没有创造力,而人是有创造力的,比如说击掌或者是击腿的声音是不一样的,我就有一种感觉不一样的,以后击掌和击腿满足不了我的需求了,因为人是有需求的,就开始用木头最早的一个乐器就是手环,这个手环是由串起来的那种贝壳什么的,在舞者跳舞的时候,根据节奏手环和脚环发出不一样的声音。还有非洲的最早是鼓,就是把一个木头用石头,用一年的时间敲一个洞,这就是一个过程,这是远古时期。到了古印度、古中国、中国也是,还有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巴比伦的前身是苏美尔人的文化,第一个能弹的竖琴就是苏美尔人发明的。古代中国其实在这个领域是非常先进的,最早的乐器,是德国南部霍赫勒看到一个的古笛,用鹰的骨头做的笛子,七个孔就可以出一个音乐了。我认为由历史到文艺复兴时期,到波洛克,文艺复兴出了很多的乐器,那时候已经形成了很先进的声部系统了,从高音到低音的系统。
我想通过所有这些历史介绍我的意见,我的想法是说其实作为一个中国人,不管在国外长大,还是国内,民族文化能不能像德国工业一样发展,因为乐器不单是演奏,但是不懂原理是不可能的,要把制作,从制作当中的研发搬到中国来,让中国形成一个自己的系统。
主持人赵志安:
您在波兰长大,对波兰的人文历史是非常熟悉的,其实看西方的音乐发展历史,比如说肖邦他的艺术特征来说的话,他的那种基于民族性的革命性,他是作为波兰民族文化的精神象征。我们今天讲加强民族自信,是想中国不光要发展起来,还要发展软实力,把传统的艺术也有一些传播,我想这一块您有没有经验分享,觉得他们在波兰像把肖邦作为他们的也算是音乐文化的宝贵的遗产,在这一块可以值得传播的?
张威:
肖邦第一个作品技术的先进性,是突破所有作曲的,不管是中部和高部,是把钢琴的技巧和结构发展得非常到位,并且波兰人管理方面就把肖邦当成瑰宝,每天有很多的宣传,不管是国内还是世界上都有很多的宣传,以各种的形式包装,现在有多媒体的形式,还有各种形式,比如说在亚洲国家很多,在中国也有,在日本、韩国有很有名,然后在自己国家建立了很多肖邦的一些机构,比如说肖邦的一些博物馆,免费的让大家都去参观,都去听音乐会,每周都有音乐会,小孩子的音乐会,还有大人的音乐会,还可以跟音乐家互相交流,跟音乐家同台演出,或者是音乐家伴奏这些是很好的活动,我们可以去了解一下。
♩ ♫ ♪ ♬
深圳大学金钟音乐学院艺术实践中心主任
高雯丽
大家好,非常荣幸收到组委会的邀请参加我们的高峰论坛。前面上午听了很多领导,包括很多在线平台的一些老总的谈话,说实话听的我有点儿兴奋,下面又那么多专家聊了很多。我想我今天聊天的话题跟我之前想的可能有一些改变,既然我们这个题目叫如何释放原创音乐的活力,我想从原创音乐说起,为什么我刚才说到那么多的领导和我们的在线平台的董事长讲完话以后很激动,我看到原创音乐的曙光,看到了原创音乐的春天。原创音乐或者说我们独立音乐人其实在这之前一直是在一个困境当中,在一个恶性循环里面,他们生存现状是非常不乐观的,因为我的很多学生他们在做原创的音乐,他们没有资金,没有平台,他们的作品没有发展的机会,然后因为他们也不是什么明星,很多电视台都是大量地造星,没有人关注原创,没有人用这些新的音乐,用这些新的面孔,因为收视率很低,它就是一个恶性循环的。我有时候看到我们中央电视台十五频道,偶尔在家里做家务事的时候打开听一听音乐,五年之内发布的新歌寥寥可数,凤毛麟角,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个局面?我们的原创音乐人,我偶尔听到很多原创恰恰是一些什么古镇上,在自己的小工作室里面用一个键盘做一点儿产品出来,在古镇放一放,卖十块,二十块,为什么原创音乐人员走入这样的困境,他们的生计难以维持,从何来谈他们创造的激情?!所以我今天上午开会听到我们在线音乐平台的很多老总说到我们愿意,会加大我们更多资源,换句话说给出很多的资金来扶持我们的原创音乐,所以我说我们的原创音乐将会迎来春天,包括我们这一次组织这个高峰论坛的主委会,我们的东郊记忆,我来的时候也有听说有一个“双百计划”打造百名原创音乐人、独立音乐人,打造一百首原创歌曲,我觉得我们很多的音乐产业的这种企业也好,还是我们的在线的音乐平台也好,能够关注到这一点就说明了什么问题?的确我们缺乏新的内容,缺乏新的面孔。
比如说赵雷在去年参加一个综艺节目之后,爆火了,让很多的电视机观众认识到了他,其实在早于我们的电视观众之前,我们的网易云用户其实就已经认识了赵雷,也属于他《成都》这首歌,为什么是在他参加这档综艺节目之后他才爆火呢?曝光率,因为曝光率,所以他又增加了很多很多的粉丝。那在同年去年12月份我关注到网易云又投了大量的宣传和资金为他打造了首部专集,他以十天卖十多万张的好成绩,取得了胜利。这对于一个独立音乐人来讲是一个非常非常难得的一个好成绩。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原创歌手,我们的独立音乐人需要我们的在线音乐平台,他们需要的不是说我签下你这个艺人,我来拿钱收你的歌就算了,我们的艺人,我们的这些原创的创造人需要的是我们在线平台的更多的资源,他们想做的更大,在线平台不光是他们走向更大的平台的一个入口,我相信也是庇护他们的港湾。所以我今天参加这个会议,我替我们学生今后的出路感到高兴,也为很多很多的原创音乐人,我们很多的独立音乐人感到高兴。因为不光是我们的东郊记忆这个音乐联盟会打造有这么一个“双百计划”,我知道包括我们A8的刘董事长也是有扶持原创音乐人的计划,还有虾米在线平台,也有“寻光计划”,也是寻找没有曝光的少年,准备加大投资和资源去挖掘很多新的人才和好的内容,所以我想在不久的明年,我相信明年我们的原创音乐会有很大的一个发展,我们会看到很多很多的新面孔,听到很多很多的新内容。
♩ ♫ ♪ ♬
贵州省歌舞剧院歌剧团副团长
杨春念
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能够来到成都。按道理来说,我是十年以前离开成都,今年刚好是十年以后回到成都,因为我在成都念的大学,毕业以后我就回到了贵州,我是贵州侗族的歌手,所以我说当年离开这里是带着梦想回去的,本来可以留在成都,或者寻找更好的机会,但是为什么回到贵州?因为我觉得我有一个情怀和梦想,2006年参加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那一年可能第一届原生态的唱法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观众看过这个节目,就是我们的侗族大歌“蝉之歌”组合是当年最受欢迎的组合,获得当年的二等奖。比赛完我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我觉得因为那里是我的根,我要回到那里去寻找我的梦想, 因为我学的音乐剧的专业,我的论文是如何寻找中国式的音乐剧。在这十年当中我一直怀着这样的梦想去寻找自己的梦,在2016年的时候出了自己的一本书是《侗族单声歌》,是侗族大歌以外的一本书,在16年有完成了自己的梦想,中国首部侗族音乐剧,参加了16年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获得了当年的优秀的音乐奖。
今天回到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十年前带着梦想怎么样去奋斗的,以结合今天的主题在新时代如何释放音乐创作活力,增加民族自信心。我想这一句话最重要的有两个词,一个是创作,一个是自信。这在十年当中不仅仅是完成自己的梦想,我也是在创作中,为什么出了《侗族单声歌》这本书,因为这里面有117首歌,有114种侗族的音乐,其实是一种偶然的发现。因为当年我们在参加完这个比赛以后,主持人朱军老师问了一句话,“什么是侗族大歌,为什么叫侗族大歌?”当年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他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只从专业的角度回答他,我说侗族大歌是无伴奏,无指挥的,多声部的合唱,这是音乐专业的角度回答的。其实我想一个民族的音乐是跟这个民族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你真正想问什么是侗族大歌,请到侗族来,听一听侗族人的歌,感受一下侗族人的生活。所以比赛完我回到了家乡,用十年的时间收集侗族音乐进行归类。归类的时候发现原来我们的侗族的单声部歌曲也非常的丰富多样,在这十年的过程当中,我除了平常的演出以外收集歌曲进行分类,得到了一个非常大的收获就是我们说创作我的感觉一定要去热爱,爱我们自己的所从事的工作,爱我们的民族,去发现她,去挖掘她,在这个过程当中她会给予你意想不到的收获,我的这本书实际上就是一个意外的发现。
其次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和坚持,现在有很多这样的平台,所以这一次我也非常感谢主委会给我这次机会,邀请我到我们这个高峰论坛,谈谈我的感受,其实就是年轻人一个平台,拥有很好的平台以后,我们的民族音乐也会走得非常的好。给了平台以后,也是给年轻人一个优越感,因为当我们有了梦想、有了积累、有了创造以后,如果没有平台这也是白费的,有了平台其实就是鼓励年轻人的信心,他有了更多的粉丝,有了更多的听众,增加了他自己的信心,在这个新时代如果有更多的年轻人喜欢做自己的事情,给予这样的平台不停的在创作自己好的作品,我相信这个时代用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所谱写的乐章来讴歌这个时代所唱的主旋律,无论我们是创作,还是创新,还是发展,我想整个民族的自信心都会增加的。谢谢大家。
♩ ♫ ♪ ♬
中国香港艺能特高集团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
蔡日升
大家好!我是来自香港的蔡日升,今天非常荣幸参加此次峰会,很小的时候我知道父辈,比如说刘德华、张学友、梅艳芳……当然包括我爸爸妈妈他们天天忙碌在干什么,在十年前我都不知道红馆舞台灯光音响音乐等等每次是怎么重现给大家的?反正小时候我记得妈妈说,我的爸爸不是在红馆,就是在红馆的路上。作为新时代的香港青年,我的成长伴随着香港音乐的成长,我相信有众多香港音乐从业者融入祖国内陆的怀抱,参加内陆的音乐产业发展。我9岁开始在美国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学习最先进的流行音乐技术和艺术,进入2000年我开始慢慢参与众多的全球演唱会,现场音乐的创作和制作,知道了香港流行音乐的方式,让开放融合讲述中国的故事。
我来到成都无数次,我们愿意用音乐给大家带来快乐,我们香港艺人将和成都一起进行全产业生态线上线下一体式、多维度的全面合作。现如今唯一不可被电商替代的消费形式所剩不多,我相信演唱会现场音乐就是其中之一,我想通过新时代的香港新青年和新时代的成都青年,我们一定能够在全域成都音乐化、全产业链音乐化、全生产要素音乐化的过程当中,打造对行业,对时代,对未来的新自信。谢谢大家。
♩ ♫ ♪ ♬
著名音乐人、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理事
洪启
看了这个标题,挺有点儿感触的,讲几个小故事。
第一个是二十四年前我刚到北京、刚开始学习创作歌曲,去酒吧玩。一帮北大韩国的留学生坐在那边喝酒,我们坐在另外一桌喝酒,韩国人唱歌非常的整齐,不管唱什么歌曲,流行歌,还是民歌。而我们唱歌的时候连词都记不住,一点儿都不自信。那一刻我仿佛明白了歌唱是可以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个体变得有自信的东西。
我的一个小兄弟是狂热的嘻哈音乐的爱好者,他看不起任何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他说太土了,新疆的民歌,蒙古的民歌太土了,江南民歌也土,只有美国的音乐是最时尚的,最好的。后来他全家移民去了纽约。两年前他给我发微信说:洪启,我在纽约街头我跟妈妈在逛街,突然转过一个街角听到一段二胡乐曲,我的眼泪突然就流下来了,我问为什么?他说突然才发现民间音乐是自己骨子里带着的基因。这个事情对我的触动很大。
我是新疆人,从小生活在民歌的海洋里面,新疆有一个达坂城,就算你不知道那个地方,也不会不知道那首歌《达坂城的姑娘》。这个歌曲给了我们美好的感受,给了我们对这个国家,对这片土地、对这个民族的自信,我自己首先是一个音乐创作者,我觉得释放音乐创作活力一个最主要的动力,就是在不管经济好还是不好的时候,有钱没钱的时候,作为一个创作人,能够随时随刻地发现生活里的美好事物,感受到美好的人。由此激发自己写出好听的、动人的歌,谢谢大家。
♩ ♫ ♪ ♬
主持人赵志安:
感谢洪启,他其实是今天在座中真正在做创作的人,包括写曲也是有多年的经验了,所以对这个释放活力有更深的感受。今天本身有一些话题要展开的,但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这个论坛就到此为止,下面再交流。
东郊记忆音乐公园
中国·成都 成华区建设南支路1号